生态宁夏“点绿成金” 税收守护黄河安澜
八月黄河畔,处处迸发着绿色生机与活力。在全区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征程上,宁夏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环保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的税收调节作用,以“绿色税制”引导和支持企业走创新、环保、生态的发展之路。
转型升级,“生态账本”澎湃发展动能
(相关资料图)
走进吴忠赛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一个新型智能的花园式水泥厂跃然眼前。
“我们走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与‘绿色税收’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企业安全环保部部长郑娟介绍道,“我们按照产能置换要求,建设了吴忠赛马这条可日产水泥5000吨的生产线。该生产线不仅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工艺和装备,同时,工厂智能化和节能减排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环保措施和减排成效到位,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值的逐年降低,企业缴纳的环保税税款也随之减少。2022年吴忠赛马水泥厂缴纳环保税31万余元,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企业又享受到了税收减免,取得了双赢效应。
近年来,宁夏税务部门不断加大与生态环境、财政、工业信息等部门的合作力度,构建起“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同、信息共享”征管机制,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环保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税种的撬动作用,帮企业算好“经济账”和“生态账”。据悉,3年来宁夏纳税人因低标排放累计享受环保税减税优惠5267.03万元,因集中处理污水享受环保税税收优惠2752.13万元,因综合利用固体废物享受环保税税收优惠2.1亿元。2020年9月资源税法实施以后,共为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减免资源税2.7亿元。
在国家绿色税制扶助和宁夏税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税收红利不断转化为环境红利,绿色税制的环保效应日益显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正在宁夏得到切实践行。看得见的税收力量,正推动万千企业主动走上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沙海淘金,“绿色银行”激活资源优势
“天荒地不毛,风吹石头跑;对面看不见,千里无人烟。” 中卫市兴林生态治沙有限公司成立十多年里,见证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治沙事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卫市兴林生态治沙有限公司法人周立文坦言。据了解,近三年来,该公司累计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政策退税6856.84万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构筑起一道守住青山绿水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宁夏税务部门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落实56项支持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梳理宁夏地区适用和宁夏本地制定的涉农涉林优惠政策105项,充分发挥环保税、资源税、车船税等绿色税种的税收调节作用,落实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举措,帮助企业走上生态路的同时,也带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受益于绿色税制,宁夏生态效应逐渐显现:绵延的黄沙摇身变成国内一流的沙漠体验和度假胜地,干旱的戈壁荒滩升级成超大型云基地和大数据中心,逐步形成了沙区设施农业、生态经济林业、瓜果产业、沙料建材业、沙生中药材产业、沙区新能源产业和沙漠旅游休闲业七大主导沙产业,从植被恢复、节能减排、观光旅游协调推进中实现光伏治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追光逐绿,税惠政策释放生态红利
从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电站到地面光伏电站的全产业链布局,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在追逐清洁能源的赛道上全力竞速,成功将宁夏纳入清洁能源的“硅路”。
“从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我们用技术和实力拥抱新科技,助力碳中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负责人江云说道。在他看来,宁夏中环的发展壮大与当地税务部门的服务支持密不可分,今年5月,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宁夏中环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申报和审核环节的各项工作,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8.48亿元。宁夏中环将这些资金投入研发,深耕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技术创新,独家拥有单晶硅生产方法和单晶炉热场降功耗防护装置多项技术发明专利,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高。“税惠政策坚定了宁夏中环成为全球领先、单体最大的光伏硅单晶智慧工厂、绿色工厂的信心。”江云表示。
宁夏税务部门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等方面助力企业做好新旧能源动能转化的“低碳经”,加大落实“减、退、缓、免”绿色税收政策力度和靶向精准辅导力度,助力企业创新升级、驶向绿色发展快车道。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宁夏新能源产业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光伏、风电、石墨烯、锂电池、工业制氢等多个清洁能源产业链纷纷布局宁夏,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孕育更多勃勃生机。
(来源:宁夏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