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五个一”,这家司法所将矛盾排查化解在基层一线
近年来,杨浦区平凉路司法所在杨浦区司法局和平凉路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跟人民城市建设的步伐,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治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全力把矛盾排查化解在基层一线,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树牢一个新理念、打造一站式服务、擦亮一个老品牌、聘请一个好顾问、编织一张共治网。平凉路司法所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司法所”等10项全国级、市级荣誉。
(资料图片)
树牢一个新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结合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街道党工委提出了“让公共法律服务成为平凉百姓的福利”这一服务理念。为此,街道党工委专门租借场地,在全区建成首个有独立办公场所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百姓提供既温馨又严肃的法律服务环境。
平凉路司法所将街道党工委的要求投屏在接待大厅内,让群众普遍知晓的同时,也能时刻激励工作人员。每年精心准备“双百讲堂”(进社区一百场法治微课堂,进企业、单位、园区、校园等一百场法治讲堂),受益群众近万人次。在各居委、工会、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滨江驿站、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点、助残点等为民服务点投放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和首选率。
打造一站式服务 切实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平凉路司法所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常年设置登记接待、社区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四个为民服务席位,贴近百姓需求打造一站式服务。
进入服务大厅的群众由经验丰富的接待人员询问登记后分流,对有意诉讼的由社区法官指导其如何诉讼,对有意调解的由人民调解员、律师等进行多元调解。对高龄困难人群,律师、法治专员还提供代书法律文书服务,切实满足了群众的法治需求。来办事的群众普遍反映,进门温暖、咨询专业、矛盾有解,总能带着烦心事来,带着满意回家。
擦亮一个老品牌 有效化解居民身边矛盾
街道成立的“老韦调解工作室”,是随着平凉旧改成长起来的人民调解品牌,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韦登义领衔负责。
长期以来,工作室以“精深的法律知识、艺术的调解方式、过硬的职业素养、持续的工作热情”参与到基层的矛盾排查化解之中,先后接待旧改基地居民来访咨询1万多人次,调解成功并制作人民调解协议2000多份,特别是在旧改动迁矛盾化解领域深耕细作,有效地化解和预防矛盾激化。
去年,街道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已全部收官,动迁后新小区逐渐增多,加之社会老龄化加剧,与之相应的物业业委会、遗产继承等矛盾突出。“老韦调解工作室”也在积极转型以适应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千方百计帮居民化解关于遗产继承、邻里矛盾等领域的纠纷。如联合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就社区物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居委会、业委会等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出“业主委员会规范化能力培训基础制度篇”和“政策法规篇”。近期,工作室成功调解了一起物业和业委会的纠纷,使小区物业和业委会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避免了一桩耗时耗力的官司,帮助小区管理尽快恢复正常。
聘请一个好顾问 解决社区治理难点问题
作为杨浦第一个引进社会组织实体入驻的司法所,平凉路司法所还引入由全国先进法律工作者谢东带队的“律佑法治专员工作室”,积极打造社区法律顾问2.0版。
增加服务时间和频次,深入社区开设“法治门诊”,积极参与两委换届、业委会换届、物业管理、电梯安装等社会治理项目,切实解决了一批停车难、加装电梯、制订居民公约等社区治理难点问题。
编织一张共治网 实现“排查在早化解在小”
平凉路司法所在各居委设立调解员,并加强与派出所、城管中队、信访办、工会、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合力织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共治网,实现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
通过每月联席会议、重点人群重点关注、突发事件及时联络等工作机制,加强与多部门沟通协作,全力做好重要节点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设立人民建议征集红色邮筒,加强与信访部门联动对接,为群众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的意见征集渠道;在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工作中,对容易引发居民矛盾的执法案例,与城管中队加强沟通,提早介入,共同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居委会联动,在居委会设立法治观察点3个,配备法治观察员10名和法治观察志愿者若干名,及时征集社区治理中的建议和问题。
平凉路司法所始终坚持构建前端排查、后端化解的一体化工作闭环,建立纠纷隐患预警机制,指导调解员、社区法治专员深入一线参与纠纷排摸,有力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
转载:上海杨浦